房地產調控重啟至今已經兩年,住宅成交量的陡然下滑還沒有完全將房價推至下滑通道,“合理房價”的標準終于在兩會結束之時落定,一是房價與居民的收入相適應,二是房價與成本、合理的利潤相適應。
提到房價與居民的收入相適應,就不得不采用國際通行的房價收入比,盡管有部分人士指出這一標準并不適用于中國,因為中國會出現三代人合供一套房子的情況。
1998年房改取消了福利分房,住房保障體制的建設緩慢,這使得住宅需求集中轉向市場,此時,恰逢上世紀80年代的嬰兒潮陸續長大參加工作,我國并不成熟的房屋租賃市場以及傳統的住宅觀念,使得“80后”的住宅需求大爆發,房價隨之水漲船高。以北京西城區的榮豐2008為例,其2004年前后一期復式住宅項目開盤之時,總價25萬起,而今,二手房總價要120萬起。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4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工資為29674元,三成首付相當于不到3年的工資水平,雖然缺少2011年全市平均工資水平,但鑒于目前房價與2011年基本持平,所以參考2010年北京職工平均工資水平,50415元的工資水平,需要將近8年才能掙出三成首付。
扣除五險一金的繳納、租房成本、生活所需,即便是工作8年,依然難以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傳統“成家立業”觀念的驅使下,購買婚房成為大事,于是合雙方父母、甚至雙方祖輩的力量,一同支付房屋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