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猶抱琵琶 目前,凈水機行業處在‘九龍治水’的困局之中,衛生部、住建部、環保部、商務部,甚至連海洋局、輕工聯都在管,都在推出各自的產品標準和規范。目前,凈水器標準除城鎮建設行業標準《CJ 3023-93活性炭凈水器》、《CJ 3026-94 飲用水一體化凈水器標準》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方面的檢驗衡量標準。而且行業內對于反滲透機、超濾機及其各自的凈化成品純水和礦物質水孰優孰劣的爭論也未曾停歇。由于缺乏標準指導,造成消費者在選擇上無所適從。 由于缺乏規范,凈水器產品也是層次不齊。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小作坊為了打開銷路,不惜在“取名”上狠下功夫,“能量水機”、“活性水機”等概念性的名詞充斥市場,將潛在的消費群體置于云霧之中。還有一些非法企業采用傳銷性質銷售凈水器,一臺成本數百元的凈水器被賣到近萬元,欺詐消費者。而這類做法也導致了很多消費者開始對凈水器產生了不信任感,嚴重危害了凈水器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凈水行業匍匐前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源污染日益加劇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家用凈水器是居民作為規避水質污染事件或降低風險的最佳選擇,在我國將會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從產品的特性來看,凈水器是一個直接關系到人們生命健康的環保產品,功效顯而易見。加上人們消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迅速提高,凈水器進入千家萬戶是大勢所趨。 但從2013年凈水企業和行業經銷商的反饋來看,凈水器的銷售始終不盡如人意。雖然凈水行業被賦予“家電業的金礦”、“最后一塊百億蛋糕”的光環,但與此同時,幾大制約凈水器快速發展的因素也客觀存在。國標的不完善、產品定位模糊、消費者認知度不夠、市場混亂、產品參差不齊技術不成熟、其他水產品競爭等六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凈水器的快速發展?梢灶A見的是,這些制約條件在2014年依舊將會存在,正如一位經銷商所說:“做凈水這行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