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澳大利亞德勤經濟學研究所近日發布的經濟前景預測報告稱,澳大利亞采礦業的繁榮目前仍然是推動該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德勤研究所主任理查森說,未來兩三年后對礦產品的需求將減少,澳大利亞不應持續在開發礦產項目上加大投入。他預測,隨著礦業生產成本上升和利潤的減少,在2014年以后以礦產業為主的西澳州、北領地和昆州將會受到一些影響。
這份報告預測顯示,澳大利亞礦產業的繁榮已接近峰頂,增長速度放緩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雙速經濟”的狀況將在近幾年淡化。
但該報告又認為,目前澳大利亞的礦業繁榮幫助其經濟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另外,從聯邦銀行證券機構發布的各州季度評估報告來看,礦業發達的西澳州大部分經濟指標都優先于其他各州,說明西澳州是澳大利亞經濟表現好的地區。
報告還說,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已連續21年來沒有出現過衰退。
目前,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穩健,失業率處于低水平,投資前景看好,政府對礦業發展趨勢的影響已計入預算,經濟基本面是強勁的。澳總理吉拉德表示,工黨政府是可以繼續實現在2012/13財年的預算盈余計劃。
據報道,在全球模具行業當中用,擁有先進模具生產技術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德國等,對于高精度與復合性模具開發,不論在設計能力或制造技術上,均有地位,同時也擁有練習精良的技術研發人才。
其中,日本模具廠商在技術上較重視拋光與研磨加工制程,德國模具廠商則由提高機械加工與放電加工的精度與效率著手,以降低手工加工的時間。
在市場規模上,不論產值或國內需求以日本衰退明顯。在營運成本上,常面臨高工資、高福利的問題,因此下游產業或模具廠商逐漸將生產據點移往鄰近的新興工業國或技術后進國家,以降低勞工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但是這樣的趨勢往往會造成技術無形中外流的疑慮,使得本身更須投入大筆研發費用,以加速提升加工技術與高速機械性能,拉大彼此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