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熱點城市,除了樓市方面量價齊升以外,土地市場也是“地王”頻出、溢價率居高不下、土地均價持續上漲。業內普遍認為,按照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這些熱點城市都面臨著今年房價調控目標難以完成的事實。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房價上漲壓力下,也使得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市場預期進一步增強。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主任李偉公開表示,目前三、四線城市住房供大于求,一、二線城市供給相對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導致泡沫進一步膨脹。他指出,這實際上已成為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不可預測的風險點,令人擔憂。 在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中,公認為“國五條”落實力度嚴格的北京市,9月房價以同比20.6%的漲幅領漲全國,同時也遠遠超出了年初制定的房價調控目標。幾乎同時,北京市緊急出臺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設7條意見的“京七條”。業內分析認為,北京試圖以“京七條”新政來平抑未來房地產市場。 世聯地產研究部在分析“京七條”新政時認為,北京新政的意圖很明顯,“在短期內供需不平衡局面難以打破的情況下,如果北京新政有力執行,將迅速拉低整體銷售均價”。此外,也有助于緩解購房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京七條”新政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北京房價持續上漲的問題。他認為,要想緩解價格上漲,政府工作應該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力度,以及減少或避免行政手段干預市場價格等行為。 而在北京之前,深圳市則率先出臺了“深八條”,緊隨兩個城市之后,上海也表示將繼續從增加供應和嚴格執行既定限購政策等方面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 在多個城市對樓市微調的同時,業界分析認為,由于不同城市間市場現狀的差異,未來各地落實調控的手段將更為靈活。另一方面,關于盡快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呼聲也更為強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綜合研究處處長趙路興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頻繁出臺,已經基本起到了抑制投機需求的調控效果。但部分城市房價漲幅依然居高不下,也使短期調控政策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亟待出臺長效機制以引導市場預期。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今年2月份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國五條”發布時,已經為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畫出了框架。 在朱中一看來,旨在讓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與當前的限購、限貸、限價等調控政策是“兩個概念”。他認為,目前的調控政策,是根據當前的房地產形勢,以調節市場供求關系為主要目的的階段性調整措施;而長效機制則是著眼于房地產市場長遠穩定發展的根本性措施。此外,短期的調控政策行政干預色彩較重,而長效機制則更偏向于市場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