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監測結果表明,二季度,我國工業產業運行平穩,盈利狀況改善,結構趨于優化。下半年,廣大工業企業預期較為穩定,工業運行有望繼續穩中有進,但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不容忽視。 景氣平穩 運行正常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這引發了社會上的一些關注。就單一指標而言,當前工業增速雖有回落,但依然保持在9%以上水平,并不低。而以中經產業景氣指數這個“瞻前顧后”的監測體系加以審視,二季度工業總體運行平穩,景氣狀況基本正常,更顯得大可不必為單一指標增速的回落而過于擔憂。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建立在行業生產經營、銷售、效益、從業人員、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主要指標基礎上,能夠綜合反映行業整體景氣狀況。其監測結果,也較單項指標更能準確地反映行業走勢。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5.5點,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點)。這表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經工業景氣指數走勢平穩,各季度景氣值波動幅度較小,運行未出現明顯的大起大落,主要構成指標增速繼續處于合理區間,工業經濟的基本面并沒有發生改變。 直觀反映行業“冷暖”變化的產業預警指數,同樣印證了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判斷。二季度,中經工業預警指數為76.7,盡管仍處在表示經濟運行偏冷的“淺藍燈”區,但預警指數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開始持續小幅回升,本季度較一季度又回升了3.4個百分點。從指數監測的11個行業看,有8個行業預警指數與上季度持平或有所改善,其中,石油、電力、水泥、化工、家電、乳制品等6個行業的預警燈號處于表示運行正常的“綠燈區”;僅有色金屬、服裝、鋼鐵等3個行業的預警指數較上季度有所下降,其中,鋼鐵、有色金屬行業屬于產能過剩行業,而服裝業則主要受外需市場不景氣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的整個監測體系是建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行業數據基礎之上的,而工業過去曾長期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因此,目前工業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可能會比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的監測結果更為樂觀一些。 穩中有進 效益改善 二季度,盡管工業增速放緩,但從用工、利潤、投資等關鍵指標表現來看,工業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態勢顯現。在市場倒逼與政策引導作用下,工業企業變壓力為動力,推進結構調整,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與效益。 首先,用工狀況基本穩定。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萬人;外出農民工1.7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44萬人;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從指數監測的11個行業看,僅服裝業用工同比增速下降0.5%,其他10個行業用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增幅在0.6%至7.3%之間。穩增長的實質是穩就業。由此可見,目前工業增速依然處在合理區間,這就為調結構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