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長期滿足于靠山吃山的粗放式生產模式,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福建晉江石材業在歷經30多年的興盛后,在本月底迎來生死大限。在這輪整合大潮中,全市500多家建筑飾面石材企業將被“突然死亡”,另有109家經營范圍被初步(或正等待)認定為工藝石的企業要為如何轉型而苦苦掙扎。
生與死的大限
這次行業整體退出,其實是針對建筑飾面石材行業而言,也就是說,凡是經營范圍涉及石雕(即工藝石)的,還有最后一線生機。
日前,晉江錦華石業有限公司和其他58家經營范圍被初步認定為工藝石的石材企業,如愿完成了營業執照的年檢。這樣一來,它們可以暫時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但并不意味著它們已經在“封殺”令中拿到了“免死金牌”。
據悉,晉江共有109家企業涉及工藝石認定,其中59家企業全部符合納稅額度、環保記錄、用地手續、經營范圍等11個晉江市政府制定的嚴厲的認定條件。按照晉江市政府的整治要求,上述59家石材企業還必須按照《工藝石加工企業污染防治規范化標準》,在7月20日前完成整改,如果整改不符合要求,一樣要關閉退出。“通過整改后,晉江市政府就會以市政府的名義正式發文,公布哪些企業最終被認定為工藝石企業。”錦華石業總經理林國良透露,只有企業的名字出現在這份紅頭文件里,才意味著拿到了“免死金牌”。
另外50家符合認定條件,但沒有用地手續的企業也需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取得用地手續后,再申請工藝石企業認定,否則一樣要繼續關閉退出。
提早轉型的重生
“如果當初沒有提早冒險轉型,現在我們公司估計也是被關停的對象。”晉江錦華石業總經理林國良慶幸地說。對于接下來的整治轉型,盡管知道會很艱難,但他有信心。
1993 年,晉江永和馬坪村民林國良一家跟著大潮,辦了一家石材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林家和永和其他石材廠一樣,主要生產路基用的建材。然而,激烈的低端競爭使得生意日漸艱難,林國良開始琢磨著加工一些附加值更高的異型石材。2003年,一位認識多年的貿易商找到林國良,說是承接了歐洲一個高級居住區的建材項目,利潤非常可觀,但是需要預先投入兩三百萬元,用于購買新設備、安裝新車間。為了接這個大單,林國良放棄了其他普通單。借助這一工程,錦華公司迅速轉型,主要生產高端石材制品。
有了較大的利潤空間,錦華公司也就有了更大的能力投入石粉治污。據悉,該公司歷年用于石粉、污水治理的費用高達1000多萬元,其摸索的零排放綜合治污技術是晉江石材業中少有的亮點。
轉型之路在何方
現在,擺在晉江600多家石材老板面前的路有四條:向“工藝石”升級、轉行、關;蛳騼汝戅D移,但條條都是艱辛路。
“我們從事石材行業幾十年了,其他行業也做不來。”蔡智慧是晉江東鑫石業有限公司的老板。為了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兩年前,他就跟當地幾個老板一起到山東省石材重鎮——汶上縣辦石材廠,提前將部分產能轉移到當地。到山東、河南等石材資源豐富的內陸欠發達地區發展,成為不少晉江石材老板的最佳選擇。
也有小部分具有前瞻性的石材企業已經開始著手與其他項目對接,啟動轉型之路。去年,晉江天扶石材廠率先退出石材業,與中國500強企業徐工集團合資成立景發機械配件有限公司,主產機械配件,成為晉江石材企業退出轉型的一個典范。
天扶畢竟只是個案。在已關閉的400多家石材企業中,只有不到10家進入實質性的轉型,項目類型涵蓋機械配件、物流、包裝印刷等。“退出難,轉型則是一個更大的命題。”永和鎮副鎮長陳永明坦言。晉江市石材退轉辦負責人表示,對于已關閉企業的轉產,將爭取策劃建成若干個中小企業創業園或倉儲物流園,幫助關閉退出企業及周邊群眾找到新的出路。
在與政府的博弈中,晉江有109家石材企業靠“工藝石”帽子得以生存下來。這些企業同樣面臨著如何轉型升級的新挑戰,如果沒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走上綠色發展道路,那么另一輪“封殺”令早晚要再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