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建筑材料工業部第一任部長賴際發提出,在我國鋼材不足、木材資源不多的情況下,擴大鋼筋砼制品的品種和使用范圍,盡一切可能以鋼筋砼制品代替鋼材和木材。這就是后來發展成為用水泥制品、玻璃纖維、玻璃鋼等材料代替鋼鐵、木材與棉紗的“三代”方針。
1958年,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在后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中偉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普通玻璃纖維砼(又稱玻璃絲砼)的研究,其他科研人員同期開展了硅酸鹽自應力玻璃纖維砼的研究。當時采用的主要材料是高堿性的硅酸鹽普通水泥與有堿或無堿的玻璃纖維匹配在一起,組成的GRC制造了我國7米長的第一艘玻璃纖維砼的水泥舢板船和4米長的兩艘自應力玻璃纖維水泥的單人劃艇,并在我國第一屆工業展覽會上展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一代GRC。
1971年,英國皮爾金頓兄弟公司將馬容達博士(Dr. Majumdar)發明的含鋯抗堿玻璃纖維增強的GRC正式推向市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代GRC。七十年代中期,我們同時深入研究抗堿玻璃纖維與低堿度水泥,以此來較徹底地解決GRC耐久性的關鍵性難題。這就是后來被稱為解決GRC耐久性的中國“雙保險”技術路線,走上了中國自主研制與推廣應用第三代GRC的正確之路。
由于我們從根本上解決了GRC的長期耐久性問題,使其應用范圍已從非承重構件擴大到半承重和次要承重構件,并試用了承重構件。目前,在中國形成了一個應用廣泛的GRC市場,從事研究、生產GRC材料與制品的單位有近千家,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建筑、土木、農牧漁業、環境藝術和軍事工程等領域,并且已在搶險救災中顯露頭角。
在建筑工程上,GRC品種琳瑯滿目:有北京國際俱樂部和國家羽排球訓練館帶墻磚飾面的外墻板,有北京西客站和濟南汽車站的鋼網架屋面板,還有海南三亞鳳凰機場使用的保溫屋面板以及北京新世紀飯店的封檐板等等。在土木工程和軍事工程上,GRC制品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像機槍工事可用于零下45℃環境的高寒高濕地區,雙曲拱瓦作為簡易庫房的無梁屋面,跨度達到4.5米,還有各種各樣的排水管和落水管等等。此外,在農牧漁業工程建設和環境藝術工程應用等諸多方面,GRC產業都得到蓬勃發展,長盛不衰。
進入新世紀以來,GRC技術與制品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應用。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十分關心的問題,大力發展小城鎮住宅建設是非常迫切的任務,由我們發明的小梁密柱多孔墻板聯合承重體系(簡稱SBCP體系)建造三層以下的集約式聯排住房,比一家一戶分散式住宅省地、省錢、節土、節能,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力量。
節能環保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GRC技術與制品亦大有可為。GRC屋頂防蓄水技術可將雨水回收、滲蓄、凈化、利用等,推廣城市屋頂綠化以減少熱輻射和熱島效應。在新建建筑的窗臺、門窗柜和底層墻根處,廣泛使用GRC的保溫窗臺板、門柜板和護墻板,能夠達到節能保溫的效果。
鋼結構住宅是建設部住宅改革的重點。鋼結構住宅用的GRC圍護墻板、內隔墻板、鋼梁鋼柱用的保護性GRC外殼等制品,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還有以GRC材料為主的仿砂巖制品將成為新一代的景觀裝飾材料,以古埃及、古印度為主的藝術雕像和佛教建筑,已經開始風行大江南北。
中國在GRC技術上的成就與發展,早已受到了國際同行的推崇,這里面都深深飽含著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的老、中、青科技工作者的汗水與辛勤,都有力體現著科研與生產之間水乳交融的聯系和紐帶。我們深信, GRC領域必將會有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