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防水材料生產企業量大面廣,而其規模與建材其他行業相比就相形見絀了;技術門檻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眾多的企業爭原料、爭市場,共分一塊“蛋糕”的現象俯拾即是。惡性競爭的結果,在建筑防水領域里不是優勝劣汰,在一些市場“潛規則”的影響下,作坊式的小企業在市場上如魚得水,而那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按照國標生產的大中型企業,卻是龍困淺灘、虎落平陽。這種現象成為業內的“老大難”問題。情況的轉機出現在近幾年。受原燃材料價格不斷提升的影響,防水材料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另一方面,房地產業的不景氣,使更多的房地產商更加關注建筑質量,從而增加了對品牌產品的需求。這兩方面的原因,使許多小企業紛紛關停,而一些重點企業抓住了外界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機遇,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擴大企業生產規模,以此增強核心競爭力。這種現象在2009年表現尤為突出。
首先,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防水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東方雨虹的成功上市,使企業獲得了極為有利的融資與企業擴張條件,不但企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而且東方雨虹通過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的示范效應,將對行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其次,2009年,防水行業的龍頭企業如東方雨虹、深圳卓寶、廣東科順、盤錦禹王等企業,加大在各地的投資力度,新建或并購改擴建新工廠,一些工廠已順利投產運行,使他們由區域型單一企業變為全國性企業集團的進程漸顯端倪。一些重點企業如東營大明、新鄉錦繡、西安雨中情、揚州志高、上海臺安、北京世紀藍箭等紛紛依照產業政策新建生產線,擴大生產能力。
以上這些變化,使防水界人士頭痛不已的產業、產品結構失調,生產規模、生產方式乃至經營方式冰火不相融的現象得以初步改觀。事實證明,2009年,防水行業一批大企業良好的發展勢頭,使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見到成效,產業集中度穩步提高。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朱冬青在《報告》中指出,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技術進步向深度發展。若理解這部分內容,必須“追根溯源”。2008年年底,中國建筑防水材料工業協會倡議,2009年是全行業的科技創新年,得到與會企業的熱烈反響與支持。在協會的引導下,一大批列入“全國建設領域科技成果推廣項目”目錄的技術與產品和企業自主研發的技術與產品在2009年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一批科技創新產品開始大規模應用于建設領域,日臻成熟和完善,如高鐵專用防水卷材、現噴高性能聚氨酯涂料、聚脲等;一些新技術不斷完善和配套并日趨系統化,如種植屋面系統技術、單層屋面系統技術、防水保溫一體化系統技術等;還有一些新技術正在試點試范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如坡屋面系統技術、機械固定技術等;新穎的施工技術如全自動道橋防水卷材鋪設技術、三元乙丙無穿孔機械固定技術、自粘高分子卷材預鋪技術也成為2009年的亮點;一些引進國外的試驗方法,如防水卷材抗根穿刺性能試驗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單層屋面抗風揭試驗也進入籌建階段。以上這些科技創新活動充分表明行業技術進步正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預計,2010年我國的防水材料的發展也將繼續注重質量和品牌才是最重要的。